编者按:
2010年8月22日,云南省昆明市的大众媒体“春城晚报”的记者随着spedify的工作人员走访了4个自由迁移户的苗族村寨,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其报道,让开远市的“黑人黑户”问题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。“春城晚报”于2010年9月14日和15日连续也深度报道的形式,报道了“自由迁移户”及其子女的问题已经政府部门可能采取的措施。
20多公里走了3个多小时 记者走进大山探访迁移村
长坡脚“没身份”的村庄
又是一年开学时,生活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与建水县交界处长坡脚村的10多名学生,终于不必再为上学的事情犯愁。建水县面甸镇中心学校校长苏劲松说起这些孩子时,眼神中既有担忧又满含爱意:“这些孩子都有上学的权利,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,我们不能遗忘他们……”。
这些孩子为什么被称为“被遗忘的孩子”,他们的身份究竟特殊在什么地方?不久前,本报记者带着疑问走遍红河州一些县市山区,认识了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,当地政府把他们定义为“自由迁移户”,指的是那些离开自己的家乡,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了几十年的人。在红河,这个群体的人数多达数千,90%以上是苗族,“无户口”和“贫穷”成为这个群体的一个标签。在这里,本报记录的只是他们的生活状态,希望引发大家对他们未来方向的思考……。
距离开远县城仅20余公里的山上,有个贫穷的村子名叫“长坡脚”。这里不通电,不通水,没有公路;这里住着18户人家128个人。30多年来,他们是怎样生活的?本报记者专门请问探访。
从开远县城出发,翻越过城郊西山,在崎岖山路上一路颠簸3个多小时后,记者终于达到长坡脚。
【难】
128 人近80人没有户口
上个世纪70年代,因为家中田地不够种植,罗云光和罗家旺两兄弟从遥远的山寨迁徙到这里,平整土地、盖起茅草屋,过起了日子。随后朋友介绍朋友,亲戚带领亲戚,不断有人搬迁到这里,30年间,整个村子已经发展成为一个128人,18户人家的小村寨。长坡脚村的村民面临着的严峻问题就是身份和户口。128人中,至少有近80人没有户口,成为被“遗忘”,没有“身份”的
【吃】
“一藤南瓜”做出4道菜
采访当天,全村村民一起凑菜饭招待记者。饭做好时,村民们自带碗筷到村中央就餐,席地而坐。菜端上来时,记者有些吃惊,总共4个菜,炒南瓜、煮南瓜、南瓜花,炒瓜叶。一位村民对记者说:“这已经像过年了。”原来,因为我们的到来,村民们还凑了两只鸡熬汤。
幸运的是,在澳门圣保禄学校的帮助下,长坡脚村已经建起了一个大水窖,村民们都喝上了干净的水。
【住】
大部分住的还是茅草屋
18户人家中,除了少数几户人家盖起了自制砖混的房子,大部分都是茅草屋。“卧室”在门右侧的角落里,就放着一张用木头搭的简易床,如果儿女多了,就用几根木头再搭一个鸡窝似的楼窝,再建一间“卧室”。门的左边一般是厨房,也是牛圈。晚上圈牛,白天把牛赶上山之后,在地上搭起个火架就开始做饭。
【行】
“移开”山包修条山路
长坡脚地处山腰处,抬眼往对面看,鸡街到建水的高速路近在咫尺。村长罗永强说,看着近,但是没有路,走过去至少三四个小时。指着村边那条还算平整的山路,村民告诉记者,为了去山外赶街方便点,村民将村外一个小山包“移开”修出来的。
【医】
村民自己打针哪疼插哪
吃住温饱就行,生病了怎么办?老村长扬本方有些自豪地说,近几年,村民学会了打针。澳门圣保禄学校云南助学基金会负责人陈利告诉记者,她第一次到村里吃坏了肚子。老村长听说后跑过来说:“没事、没事,我们帮你打针。”针头拿过来后,老村长说:“肚子疼了就打肚子。”这把陈利吓得够呛。老村长说,这是村民自己出山学的,他们去城里买了些针水和药品,自己配药,自己学打针。他们认为,哪里疼就哪里的毛病,所以针管也就往那个部位插。“这样还真治好了许多人。”
【用】
用五号电池给手机充电
村长罗永强腰间挂着一个旧手机,这是和村外沟通的重要工具。村里没有通电,手机怎么充电?村民们的回答让记者哭笑不得:原来,他们发明了一个方法,把五号电池的手机充电器用细电线连接在一起充电。别说,还真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