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活动的个人想法
这次支教的确是在一个比较艰苦的地方,缺水、贫瘠、交通闭塞,相比现在我们的生活,在那个大山上的人们真的缺少太多东西了,但也比我们多了一份淳朴、善良与单纯。在这里孩子们只能上到2年级,之后就要送到山下的城里去读书了,所以我们接触的多是那些年级较小的孩子,很多时候他们在课堂上会比较调皮,让我感到有些无力,心情也会变得有些愤怒,但是当一些孩子会在下课时主动来帮我擦黑板,还有收拾讲台的时候,我的心里便马上有了一些欣慰,当老师就是这样,哪怕只有一个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辛苦,也会感到一丝满足。
虽然条件艰苦,并且所有的食物都要在上山之前都买好,而且中途几乎没有机会下山,我们的伙食一开始并不好,但是中途山下的云天化集团的领导上山来为我们带来很多新鲜的菜,让我感到十分的感动,而村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,他们有时会给我们几个山上的桃子吃,看上去蹩脚的桃子,吃上去却甜味十足。
支教也不是一帆风顺,到了第二个礼拜来上课的孩子就突然减少了。大概只有二十多人,我们也只能将两个班并为一个班,统一在一楼的教室上课。我们没有搞清上的课孩子人数减少的原因,可能是有些学生还要在家干活,可能我们没有通知清楚,可能是我们上的课程没有那么的吸引人了,也可能是我们老师没有像上一周那样有激情了。回想上一周,在孩子下课的时候,我们大多都会走出房间,在太阳下陪学生们一起玩耍,这些孩子平时没有玩的场地、器材,也没有陪伴的人,所以我们的到来,让他们感受到进入学校的乐趣。不过也就是这一周,在一个孩子在学校玩耍而受伤流血后,我们就不再鼓励他们课后的活动了,再加上午休课的决定,孩子们的积极性好像有些减弱了。
支教过了几天,可能我们的激情减弱了,孩子们上课的激情也减弱了。我始终觉得学生和老师是相互作用、相互影响的。上课的时候学生们认真听讲的人减少了,老师整顿纪律的次数增加了。课堂环境不如以前,这些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学生在学校的积极性。如此往复只会造成学生越来越少,老师越来越懒。当老师的不能等待学生去主动改变,要主动的只有我们老师。所以一定的改变是必须的。
当老师的过程总是充满困难与安慰,学生会让老师头痛,也会让老师感动,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老师的激情,面对我们可爱的学生。
当然支教对我的影响不止于体验做老师的辛苦,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得到的成长或许比当地的孩子可能还要多,因为这么短的时间,他们可能学不到很多新的知识,但是我们一进入这个环境就能体会到许多东西。所以短期支教可能并不能带来太大的改变,也只有我们的乡村教师才能真正的改变他们的未来。